《乡土中国》阅读随笔

Posted by Shi Hai's Blog on August 21, 2022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具体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一个靠规矩,一个靠法律。
在我们社会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陌生人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风俗来应付的。
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越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越复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越有限,于是语言也越来越简单。(所以一般会将语言配合动作来表达思想,因为语言局限性导致)
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为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所谓行话。
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文字和语言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不能让乡下人“聪明”起来(这里我猜测作者想说的学自是通识教育和智商无关)。
和老鼠比,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积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
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名族的“过去”的投影。
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
一切文化中不能没有“词”,可是不一定有“文字”。我这样说是因为我想说明乡土社会,大体上,是没有“文字”的社会。
注意的对象由我们选择,选择的根据是我们生活的需要。对于我们生活无关的,我们不关心,熟视无睹。(为啥有苦忆,就是当时很难预测将来之用,处于当前需要而追忆。)
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的。
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级,可以大到像个小果。美国的社会像一捆一捆柴火,中国社会像水波圆文,以自己为纽带可以圈起来。
孔子:推已及人
传统是社会积累的经验。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试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地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
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如果这方面不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坏礼治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了。
苛政猛于虎的政是横暴式的,为政以德的政是教化性的,为民父母是爸爸式权力的意思。(实际中国政治都有,但又不是)
在我们客套中互问年龄不是偶然的,这礼貌正反映出我们这个社会里相互对待的态度是根据长幼之序。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会发生交易,而是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互赠的方式。 为啥需要集市?就是需要一个空场地抛开血缘关系当场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