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有用的观点:
- 自视甚高(根本原因了解自己胜过他人)
- 过于乐观
- 简单易得性倾向
- 基本归因错误(自己对外部环境做判断,对他人评价看不见他人面对的外部环境)
- 人类思考有限性
第二章 社会中的自我
自我服务偏差:个体倾向于有利于自身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知觉。
对积极和消极事件的解释: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把失败归咎于诸如“运气不佳”,“问题本身就无法解决”等这样的外部因素。进行自我服务归因能够激活与奖赏和愉悦相关的脑区,这可能是个不错的解释。我们总是将成功与自我相联系,而刻意避开自我的影响,以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我们更乐意承认那些很久以前的缺点,认为那是“过去的我”具有的。
我们所有人是否都高于平均水平:这种情况会发生是因为我们对自己行为的了解远多于对别人行为的了解,于是我们假设其他人的行为将不会比我们更极端。
盲目乐观:盲目的乐观让我们更加脆弱。由于相信自己总能幸免于难,我们往往不去采取明智的预防措施。06年,大多数人认为未来五年比过去五年要更好。(实际后来发生了世界级经济衰退。)
虚假普遍性和独特性:我们经常表现出这样一种奇怪的倾向:过分高估或低估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的程度。比如:有一个女演员认为纽约的单身女性都会装假体。虚假普遍性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我们的归纳性结论只是来自一个有限的样本,而这个样本显然还包括我们自己在内。
另外我们偏爱和那些同我们态度和行为相近的人交往,并通过这些熟悉者的眼光来评判世界。
自我表露管理
自我妨碍:人们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这种行为绝不是一种故意破坏自我的行为,而恰恰是为了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我并没有真的失败——要不是因为这个我肯定能干好”。
我们通过把失败归于外因以保护我们的自我形象。由于害怕失败,人们在求职面试前通宵狂欢,在大考来临前疯玩视频游戏而非学习。
第三章 社会信念和判断
直觉判断:许多技能最初都要有意控制去遵守规则,这一过程会逐渐变为自动化和直觉的过程。
过度自信:能力不足反而会促进过度自信倾向。别人眼中的自己比我们自己眼中的自己要更加接近客观现实。在某一个价格上喊“卖出”的同时会有另外一个声音喊“买入”。而股价正是这种双向信心的平衡点。经济学家马尔基尔因此得出结论认为,由投资分析师选出的共同基金组合的表现并不比随机选出的股票要好。
验证性偏差:人们往往会去寻找那些支持自己信念的信息。人们很难回忆起那些无法显现自己在聚会上的影响的谈话,而很容易便回忆起自己的能言善辩。这样她在聚会上的经历就证实了她的自我意象。
三种技巧可以成功地降低过度自信:即时反馈;分解任务;设想自己的判断可能出错的原因。过度自信会让我们付出代价,但基于现实的自信是有适应意义的。
易得性启发式判断:人们从一条一般公理演绎出一个具体例证的过程是缓慢的,但是从从某一个鲜明的例证归纳出一般公理的过程则是非常迅速的。我们为小概率事件忧心忡忡,而忽略了高概率事件。比如:美国911以后20%的人改为用汽车,结果01年最后三个月死亡人数比前五年平均要高350人,比当时劫机人质要多。
反事实思维:事件本身越重要,反事实思维强度越大,比如失去孩子的父母都会幻觉孩子还在。绝大部分人对没有做的事情悔恨更多。 基本归因错误: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部分原因是当我们观察某个人的表现时,那个人就是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相对是不可见的。但当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们的注意力通常是放在需要做出反应的情境上,这个时候,情境是可见的了,因此我们对环境的影响更敏感。
社会期望的影响
自我实现预言:信念能导向自我实现。
股市的自我实现心理:投资者不是要试图选出满足自己偏好的股票,而是选择满足其他投资偏好的股票。这个游戏叫“预测他人行为”。 从他人那里获得期望:反复告诉儿童他们刻苦努力和真诚善良(而不是懒惰和自私),接着他们可能真的这样行事。
人类对他人的感知却是惊人的准确(虽然不完美)。
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在通常情况下运转的不错,发生的一些错误是我们对复杂信息进行简化加工的心理捷径的副产品。
赫伯特.西蒙:人类思考有限性:为了应对现实,我们会简化思维过程。假设一盘国际象棋可能的变数比整个宇宙中的粒子还要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我们可能会采用某些简化的规则—启发式判断。这些启发式判断有时会使我们误入歧途,但是它们在人类生活中运转得不错。通常情况下,这些错误是我们对复杂信息简化加工的心理捷径的副产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1)训练识别错误的可能来源;2)有关逻辑和社会判断的日常问题的统计学课程。
自我服务偏差的解释:我们更容易回想起自己做过什么,而往往很难回忆起自己没做过什么。
对自尊和自我服务偏差的反思:不抑郁的人通常显示出自我服务偏差。不抑郁的人将他们的失败归于实验任务或者觉得它超出自己的控制。而抑郁者的自我评价及对他人的评价都没有表现出夸大。
自我服务偏差的不良适应:那些因自己出现社交困难而责备别人的人,往往比那些能够承认是自己的问题的人更不快乐。
群体服务偏差:自我服务偏差还会夸大人们对自己群体的评价。
第六章 从众和服从
易受暗示性:62年8月玛丽莲梦露自杀后当月的自杀案件比往期多了200多起。
与个人主义国家的人相比,集体主义国家(珍视和谐,人际关系有助于定义自我)的人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做出反应。
逆反:研究表明企图限制个体的自由通常会引起“事与愿违”的反从众行为,这证明了逆反理论(人们的确会采取行动来保护他们的自由感)的正确性。
第七章 抵制说服
借助于逻辑推理,了解充分的信息,有意识地主动思考,我们确实可以抵制谬误和谎言。反思一下自己对权威的习惯性反应。在投入时间和金钱前,我们可以搜寻更多的信息。对那些不明白的事情提出质疑。
态度免疫的意义:最好能够给孩子们讲解各种邪教,并帮助孩子抵制那些诱人的请求。
能接触到各种观点的人辩识能力更强。
第十四章 社会心理学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
抑郁
抑郁心境导致负性思维:心境扭曲了他们的记忆
负性思维导致抑郁心境:当遇到困难时,男性往往会采取行动,而女性则往往会思考困境,不过这种思考通常是过度思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青少年初期女性受抑郁困扰的风险要多一倍。
焦虑和害羞:害羞是一种社会焦虑形式,其特征是过度的自我意识以及过度担心他人的想法。
过分个人化的的情境:与不害羞的人相比,害羞的,过分敏感的人或多或少地把一些偶然事件看做是与自己有关的。害羞和焦虑的人还会把情景过分个人化。